2024年,我背著行囊,滿懷期待地踏入了陜西化建西安公司江蘇虹港石化PTA三期項目現場。四周是高聳的塔吊、繁忙的工人和轟鳴的機器聲,這一切都讓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然而,很快我就意識到,這里不僅僅有鋼鐵與混凝土的碰撞,更有對安全無盡的追求與堅守。
安全教育培訓是我踏入這片土地的第一課。我們坐在寬敞明亮的會議室里,聽著講師們用生動的案例和嚴謹的數據,向我們闡述著每一個安全規范的重要性。我至今還記得,當講師講述那些因忽視安全而導致的悲劇時,整個會議室都沉浸在一片肅穆之中。那一刻,我深刻體會到了“安全無小事”的真諦。
隨著項目的深入,我逐漸融入了現場的安全管理工作。每天,我都會穿上醒目的安全服,戴上安全帽,穿梭在繁忙的工地之間。我仔細檢查著每一處腳手架的搭設、每一個安全標識的懸掛……每一個細節都不容忽視,因為我知道,任何一個小小的疏忽都可能引發無法挽回的后果。
然而,真正的挑戰往往隱藏在看似平靜的表面之下。有一次,我們在進行高空作業時遇到了一個難題:傳統的安全繩立柱無法適應現場復雜多變的鋼結構。面對這一困境,我們團隊沒有退縮,而是迅速集結起來,展開了激烈的討論和試驗。經過無數個日夜的奮戰,我們終于設計出了一種全新的安全繩立柱。它不僅能夠靈活適應各種規格的鋼結構,而且安裝和拆除都極為便捷,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和風險。這一創新成果贏得了項目部的高度贊揚。
除了技術創新之外,我們還非常注重應急響應與演練。我們利用先進的模型技術模擬高空墜物的沖擊力,制定了詳盡的應急預案。每一次的演練都如同實戰一般緊張刺激。我們模擬了各種可能的突發情況并進行了針對性的應對訓練。通過這些演練我們不僅提高了對潛在風險的預判能力還學會了如何在危機時刻保持冷靜迅速做出正確的決策。
在這段旅程中我還結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他們有的是經驗豐富的老工程師有的是充滿激情的年輕技術員。我們共同面對挑戰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悅。每當夜幕降臨我們總會圍坐在一起分享著一天的工作心得和趣事。那些歡聲笑語和溫馨瞬間都成為了我心中最寶貴的記憶。
如今當我再次回望這段旅程時心中充滿了感激與自豪。感激那些給予我幫助與支持的同事和領導是他們讓我在挑戰中成長;感激那個勇敢無畏、不斷追求進步的自己是他讓我學會了堅持與奮斗。這段經歷不僅讓我積累了寶貴的經驗更讓我明白了安全生產的重要性和團隊合作的力量。我相信在未來的日子里無論我走到哪里這段經歷都將是我人生中最寶貴的財富之一,激勵著我繼續前行,為公司的進步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張琰茹)